興奮的參觀完高鐵左營站﹝還在裡面的7-11買了一堆高鐵紀念品﹞,就往台鐵新左營站,搭區間車前往高雄,開始了我們的高雄一日遊啦!
剛搭完超級舒適的高鐵,接著搭上了台鐵列車﹝區間車﹞,喔~~真的差好多喔!
新左營站到高雄站還滿快的,好像18分鐘左右。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到高雄站!﹝大學時曾經來高雄玩過,不過那時是開車﹞ 這個高雄站是臨時站,將來會蓋成三鐵共構的新車站。而舊的高雄車站站體,則搬到旁邊去,現為「高雄願景館」。
↑台鐵 區間電車
搭完高鐵接著搭台鐵~ 喔~~落差好大!
↑高雄車站到啦~
↑往高雄願景館﹝舊高雄車站站體﹞
↑願景橋~ 還滿有設計感的~
↑願景橋~
↑願景館背面~ 沒開...嗚~
↑高雄願景館﹝舊高雄車站站體﹞
高雄火車站興建於1940年,乃因應經濟與市區發展需要,以及日人「南進」策略而建,當時許多重要的建設、工廠,都沿臨港線興建,使得高雄火車站成了高雄發展名符其實的「火車頭」。
這座火車站是日治時代於台灣西部最後一個完成的火車站,因此擁有其他車站無法比擬的特色。內部採西式格局的挑高設計,優雅氣派兼具;在外觀上,採用日本大寺廟或貴族專用、擁有中國唐代風味的「唐博風」屋頂,其型似皇帝之帽,因此又被稱為「帝冠式」建築。
在它落成當時,四周都是稻田,三層樓高的建築遠遠就能望見;而正面興建有當時高雄市最寬的馬路「昭和通」(現中山路),以及東西向的「高風路」(現建國路),更顯得氣勢非凡。
高雄火車站位於西部縱貫線、屏東線與臨港線交會處,兼具「始發」與「終站」的功能,車站規模龐大,擁有全國最寬的前後站間距。
歷經日治時代、光復初期的農業時代、工業時代的經濟起飛,到今日廿一世紀,高雄火車站始終伴隨著高雄市的發展,日日吞吐大量人潮;隨著交通新時代來臨,三鐵共構(捷運、高速鐵路、台鐵)工程展開,高雄火車站終於卸下重擔,於2002年3月27日發出最後一班列車,自此不再擔負運輸的工作。
﹝資料來源:高雄願景館官方網站﹞
↑高雄現在在蓋捷運喔~
將來捷運完成後,到高雄玩就更方便摟~
↑中午吃大牛牛肉麵~ 看雜誌介紹的~ 滿有名的說~
↑大牛牛肉麵~
↑用餐環境~
↑紅燒牛肉麵~ 好吃~~
↑清燉牛肉麵~ 也好吃~
↑高雄市街~
↑高雄市街~
↑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~ 這是舊高雄市政府~
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,在日治時期是「高雄市役所」;終戰後成為高雄市政府。從日治時期的昭和14年(1939年)到民國81年(1992年)止,共有18位市長在此辦公處理公事。
民國81年1月18日,四維路新市府辦公大樓完工啟用,市府員工進駐辦公,原高雄市政府功成身退,走入歷史。政府為保存及發揚高雄地區文化歷史,將原高雄市政府整建成市立歷史博物館,民國87年(1998年)12月25日落成開館。
為維護全民文化資產,本館將原市長辦公室整修,盡力恢復昔日丰采,歡迎進入參觀,大家來當一日市長,體驗為百萬市民服務的辛勞!
﹝資料來源: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官方網站﹞
↑再看一眼~ 很美ㄟ~ 我覺得日治時期留下的建築都很美ㄟ!
↑雄鎮北門~
創建於永曆卅五年(康熙廿年),為鄭經部將所築,做為反清復明基地之一,「雄鎮北門」係明鄭僅存的唯一城門,額書清晰,城牆用三合土及紅磚砌成,門洞高一丈二尺,寬二丈二尺,厚四尺,上有雉堞五個。據《鳳山縣志‧武備志》的記載,「雄鎮北門」位於港口北端,旗後汛居其南,二者正好扼守港口出入孔道,康熙五十八年已有砲臺一座、安砲一尊。
同治十三年,日軍侵臺,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辦理海防事務時,派唐定奎、王福祿督造,同時修築雄鎮北門砲臺、旗後砲臺與打狗山大坪頂砲臺,構成低、中、高射程,以近、中、遠距離之威力共扼打狗港。據文獻志書記載,雄鎮北門初建時的周圍約里許,內有營房八間,後來劉銘傳時期又安置兩座英製的六吋口徑阿姆斯壯大砲,此一國防堡壘與旗後山對峙,管制港口出入船隻,為清代從旗後往新舊縣治必經之地。
這座砲臺雖由外人設計,但卻融入了一些中國特色。屬一個不規則的橢圓砲臺,其城門上的堆堞有窺孔,城門上可容數人站立,門楣「雄鎮北門」字體雄勁有力,與旗後砲臺門楣「威震天南」之題字相呼應。兵舍採地下化,在入口斜坡兩側地下設置兵房及貯藏庫,砲臺四周的厚牆以三合土與(石老)(石古)石疊成,形狀頗不規則,配合地形高底起伏;砲座前的牆垣使用版築法,外表上尚可見到一層一層的痕跡,顯示出當年的建造技術之高明。日據以後逐漸荒廢,營舍被充為港口信號管制所,在砲臺內建造辦公房舍,而大砲亦被移走,今已不存,只剩弧形砲座及孤立的城門,啟人引發思古之幽情。
﹝資料來源:雄鎮北門﹞
↑雄鎮北門~
↑雄鎮北門~
↑解說牌~
↑解說牌~
↑現在還有個小小軍事管制區ㄟ~ 不能進去~
↑旁邊就是中山大學、西子灣
↑這個地理位置真的很好~
↑雄鎮北門~ 要離開嚕~
‧高鐵高雄行﹝五﹞打狗英國領事館
共有位訪客閱讀過本文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