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來到大英博物館啦!!!要探訪這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,很興奮啊!
◎來看一段維基的說明:
不列顛博物館(英文:British Museum)是一座位於英國倫敦布魯姆斯伯里的綜合性博物館,成立於1753年,自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,是世界上首個國家博物館,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且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。館內現有800多萬件藏品,大批藏品因館內空間限制未能公開展出。
不列顛博物館的緣起可追溯至17–18世紀的英國醫生暨自然歷史學家漢斯·斯隆爵士(1660–1753),他在去世前立下遺囑,將他所收藏的近8萬件珍貴物什全部捐贈給國家,由此奠定了不列顛博物館的基礎。在經過公眾籌款募得建造資金後,不列顛博物館最終於倫敦的蒙塔古宮(英文:Montague House)落成。此後的250年間,英國透過在海外殖民擴張收穫了大量文物,使得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不斷增多,並促成了幾個博物館分支機構的誕生。1880年,大英博物館將文物與自然歷史類藏品(生物標本、化石等)分離,館內主要收藏文物,而自然歷史類藏品則轉入其分館——位於倫敦南肯辛頓的自然史博物館。該分館成立於1881年,是大英博物館的首個分支機構。至19世紀初,蒙塔古宮有限的空間已顯得不敷使用,於是1824年博物館決定在蒙塔古宮北面建造一座新館。1840年代新館建成後,原先的蒙塔古宮隨即被拆除。
1973年,不列顛博物館將其保存書籍、手稿和期刊的圖書館部門剝離,以館內的圓形閱覽室為基礎,成立大英圖書館[3]。1997年,大英圖書館從大英博物館中遷出,轉移至倫敦聖潘克拉斯新建的圖書館大樓。
由於不列顛博物館的許多文物皆系英國殖民時代自他國劫掠所得,因此這些文物的所有權與歸屬問題一直存在爭議,其中最突出的例子為額爾金石雕(原產於希臘)和羅塞塔石碑(原產於埃及)。
◎延伸閱讀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