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上宮島,來迎接我們的,是梅花鹿欸!!
才一走出宮島棧橋,就一隻梅花鹿迎上來了~ 喔~喔~~喔~~~是野生的鹿欸~~~~﹝我馬上想到奈良的經驗...我還被鹿頂過屁股~﹞ 哈哈~~很興奮的想和鹿合照一張,把身上的提袋都放在地上,跑到鹿旁邊,喬好姿勢...
ㄟˇ~~~鹿要跑去哪裡啊~~~~~
只見那隻鹿往我們的行李﹝是GAP的大手提紙袋﹞衝去,探頭就往袋裡鑽! 哎唷~~有餓成這樣嗎~~~快笑死了~~~~ 伸手去拿袋子,才發現大事不妙,鹿的力氣好大,咬超緊的,最後,紙袋被咬破了~~哈~~~
第一次到宮島,就遇到這隻鹿這樣的盛大歡迎儀式,真是受寵若驚啊!!!
嚴島是日本瀨戶內海廣島灣西南部的島嶼,鄰近廣島市,俗稱宮島,被列為日本三景之一,稱為安藝之宮島,島上最主要的景點是位於海上、以海上鳥居聞名的嚴島神社及後方的彌山原始林區,已被列入世界遺產。面積約為30平方公里,人口約2,000人;行政區劃屬於廣島縣廿日市市。
由於嚴島被視為神明所居住的島嶼,嚴島上從過去就是禁止砍伐樹木,因此島上至今得以維持完整的森林環境。島上有許多楓樹,在秋天會佈滿美麗的紅葉,可以搭乘纜車俯視紅葉谷,同時前往標高535公尺的彌山山頂。
島上有許多野生的鹿和猴子,在過去的文獻中島上就一直有關於鹿的記載,這些鹿被認為是神的使者,目前島上的鹿估計約有600隻;但在江戶時代以前的紀錄中並沒有猴子的存在,推測現在的猴群是由人為帶到島上繁衍而成。
在海邊的沙灘上,可以在退潮時看見許多寄居蟹。
↑一步出宮島棧橋,就有梅花鹿來迎接了~ 齁~~
↑竟然趁我們要和牠拍照的時機,偷襲提袋~ 齁~~
本來還在笑說這隻鹿怎麼這麼可愛、這麼好笑
後來去拉袋子才發現不對...這隻鹿是認真的! 咬超大力!
↑真的咬超緊!
然後我們也不敢對鹿怎樣﹝是神鹿欸﹞,只好慢慢的拉開袋子﹝也才發現鹿的力氣滿大的...哈!﹞
最後袋子整個扯破,裡面還都是鹿的口水,很臭! 哈!
↑歡迎光臨宮島
↑日本三景碑
日本三景,指日本的三個觀光名所:
宮城縣宮城郡松島町的松島
京都府宮津市的天橋立
廣島縣廿日市市的嚴島(又稱宮島)
這三處景點早在德川幕府建立初期便已全國聞名,此後逐漸成為日本景色的象徵,被編寫入民歌、教科書等宣傳材料之中。
日本三景最早的起源被認為是日本儒學者林春齋著作的『日本國事跡考』,其中一段寫到「丹後天橋立,陸奧松島,安藝嚴島,為三處奇觀」,此後此三地變成為日本三景。
2006年7月,由天橋立、松島、宮島組成的日本三景觀光協議會決定,將林春齋與的生日7月21日訂為「日本三景之日」。
↑野生鹿群
↑世界遺產--嚴島神社
↑世界遺產--嚴島神社 解說牌
↑夠~~前往嚴島神社摟~~~
這條沿著海的參道很漂亮哩
↑很美吧~~ 往前走就是嚴島神社了
↑喔~~海上大鳥居就在右前方
↑鳥居
↑宮島介紹圖
↑參道~ 很美~ 旁邊就是海欸
↑喔~喔~~喔~~~~
海上大鳥居就在眼前啦~~~
我真的來了!! 期待已久的宮島行終於成真了!! 爆感動!!!
↑看著眼前這個紅色大鳥居,感動哩
↑紅色大鳥居近拍
現在正在退潮中~ 所以海淺淺的~ 等下海水會退光,可以走到鳥居下喔
↑已經有人迫不急待走過去了
嚴島神社因其建在海上的獨特大膽創意和被稱作「寢殿式樣」的華麗建築風格為人們所周知。據說最早創建於593年,1168年建成了現在的社殿。藍色的大海及綠色的山巒映襯下的朱紅色的社殿,漲潮時好像漂浮在海面上一樣,是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壯觀的歷史文化遺產。
嚴島神社主要祭奉的日本古傳說中的三位海洋女神(宗像三女神)。
嚴島神社修築於瀨戶內海海濱的潮間帶上,神社前方立於海中的大型鳥居(日式牌樓)是被稱為「日本三景」之一的嚴島境內最知名的地標。嚴島神社除了大部分的建築結構都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之外,神社內也收藏了許多國寶級的物品,並且在1996年時與神社後方彌山上的原始林區並列於世界遺產名單中。
↑夠~~要來參觀世界文化遺產--嚴島神社了
↑參拜神社前要先洗手
↑嚴島神社參拜入口
↑參拜須知
嚴島神社是世界文化遺產喔
↑門票300yen
開放時間:0630~1800
↑超美迴廊~~ 這橘紅色迴廊超美!!
而且很有莊重的感覺
↑嚴島神社的建築真的很美!
﹝水已經退得差不多了,如果是滿潮時來,會有蓋在海上的感覺欸~~﹞
↑迴廊
連接社殿的回廊寬4米、長為275米。地板間的縫隙可以減輕漲潮時海水的壓力,起到便於海水和雨水排到海裏的作用。
↑神社
↑高舞台
是位於主殿正面表演舞樂的舞臺。現在的高舞臺建於1546年,是舞樂的舞臺裏最小的。宮島的舞樂是在800年前由京都流傳過來的,現在已經成為了非常貴重的文化遺產。
↑正殿前方有條往海延伸的步道,正對著海上鳥居
哇~~海退好遠了~~~
↑大鳥居
哇~~水快要退到鳥居柱子外了欸
等下就可以走到柱子下近看了
↑平舞臺
在本社前伸展開的沒有屋頂的寬闊的舞臺,面積為553平方米,是寢殿式樣裏庭院的部分。這個平舞臺由239根石柱支撐建造
↑主殿
主殿為神社的中心建築物。嚴島神社的主殿裏供奉著祭神的三女神。普通人要從它前面的拜殿開始參拜。現在的主殿改建於1571年,它忠實的再現了1168年建造時的建築風格。
嚴島神社真的超美! 這建築莊重典雅
↑平舞台與鳥居
↑御守
↑嚴島神社比較特別的是有賣杓子
杓子是宮島名物
↑能舞台也很有名~ 是重要古蹟
在日本也是唯一的一座浮在海面上的能舞臺。大約在440年前宮島開始出現了能的表演。因為這個能舞臺是建造在海上,所以構造與普通的舞臺不同,使用了可以與足拍產生共鳴的地板的製造工藝。
↑反橋
據說曾經在舉行重大祭祀慶典的時候,日本天皇的使者就是通過這座橋進入本社的。現在的這座橋重建於1557年。
↑反橋也很美~ 結構也很值得一看
↑喔~~好陡的橋面
↑另一面看反橋
↑從這裡走出去就步出嚴島神社了
嚴島神社的出入口不同
↑迴廊~ 很美~~
↑買的嚴島神社繪馬
很漂亮! 有海上大鳥居!
↑也買了嚴島神社的飯杓
用這個來盛飯,會比較好吃吧!
參觀完嚴島神社,海水也退得差不多了,接著,我們就走到鳥居下近距離欣賞啦
鳥居是神社的入口。從前到嚴島神社參拜時要從海上開始,所以它聳立在社殿前的海面上。大鳥居高16.8米,重量約為60噸。2根粗大的柱子是由500〜600年樹齡的天然楠木製成,運用日本古老的建築技術完全依靠自然的重力矗立在那裏。
蝦米!!這麼大一個鳥居,竟然是依靠自然的重力矗立在那裏,這日本古老的建築技術真的很強!!
↑參觀完神社,夠~~現在來近距離參觀鳥居摟
↑喔~~這風景好美!!
這個五重塔也很有名喔,高度為27.6公尺的朱紅色的五重塔是融和了日式風格與唐式風格的唯美建築。建立於1407年,以前內部供奉著佛像。
↑依山傍海的嚴島神社地理位置超佳,景色超優!
↑喔~~越來越接近鳥居了...哈哈~~~
↑喔~喔~~喔~~~越來越靠近了~~~~
↑已經不少人在鳥居下了
↑喔~還有助涉水的石頭~~~
↑哇~~我真的走到鳥居下了~~~
平常被海水包圍著的海上鳥居欸!
↑近看真的很不一樣
那個FU~~難以形容~~~
↑超壯麗!
↑超超超壯麗!
↑喔~~喔~~~~喔~~~~~~~~喔~~~~~~~~~~~~~~
﹝除了「喔~」不知道能再說什麼... 超近超大的啦!!﹞
↑剛好有個「比例人」站在底下,給大家看一下鳥居柱子有多大多租多高
↑鳥居內側的匾額上寫的是神社的古名「伊都岐島神社」
↑這鳥居橫木上有很多石頭和錢幣
據說把銅板扔上鳥居不掉下來,代表願望會成真,所以在鳥居下面會看到有些人熱衷於此
一直在那裡丟錢XD
↑近看柱子
這是運用日本古老的建築技術,完全依靠自然的重力矗立在這裡欸
↑這個「比例人」很認真,一直站在鳥居下為大家示範比例XD
鳥居柱子下這段黑色部分,就是滿潮時的高度,所以滿潮的海水也滿高的欸,依那個人的高度,滿潮應該有1米7以上欸
↑近看真的很壯觀!
↑既然就站在鳥居旁,當然要摸一下,齁~~
我有摸過嚴島神社的海上大鳥居喔...哈~
↑嚴島神社本殿
↑鳥居
↑鳥居搭配著夕陽,很有FU!
↑再看最後一眼
要離開了
↑已經走到岸上了 再看鳥居
↑喔~~還是很美~~~
夠~~接下來要來逛參道商家及吃美食啦
◎補充:來看一下wiki嚴島神社的說明:
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景緻,宮島自古以來就一直就被人們認為是有神明居住、著充滿靈氣的島嶼,而逐漸成為信仰的中心。神社的創建雖然沒有明確的記載,但一般都是傳說在推古天皇即位元年時,由左伯鞍職所創建。至於嚴島神社首次被列入日本歷史,則是在811年(弘仁2年)時,以「伊都岐島神」的名稱被日本古代史書《日本後記》收錄,列名在名神社(一種鎮座年代久遠、來歷正常且很靈驗的神社種類)的名單內。
平清盛在1146年(久安2年)擔任安藝守官之後,嚴島神社就成為平氏一族參拜的地點,並且在1168年(仁安3年)時由平清源開始社殿的建造。由於平家日漸得勢影響力大增,也使得嚴島神社的盛名廣播及其他的貴族圈子,香火鼎盛。許多遠來自京都的皇親貴族來此參拜,並且積極引進當時流行的平安文化,嚴島神社著名的舞樂表演就是這段期間開始的。平家滅亡之後,取而代之的源氏一族仍然延續前例給予神社非常優厚的禮遇,因此使得嚴島神社得以繼續保持昌隆。
嚴島神社的社殿曾經在1207年(承元元年)與1223年(貞應2年)時發生大火,並且在火災之後進行修復。可能是因為屢次火災的緣故,導致社殿建築的規模經過數次改變,例如在一幅弘安時代(1278年~1288年)所繪製的圖中,就可以看出社殿的配置與今日的情況不同。而今日嚴島神社的配置,是在1325年(正中2年)一場颱風後的修繕中大致底定,之後就不再有大幅度的更動。
自鎌倉時代開始日本進入戰國時代,長期的政情不安,也導致了嚴島神社逐漸衰敗、荒廢,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1555年(弘治元年),毛利元就在嚴島戰役(嚴島合戰)中大勝,並將嚴島神社收歸在自己的支配底下。在他的庇護與支持下,神社再度興隆。1587年(天正15年),豐臣秀吉為了供養在征戰九州的時候陣亡的官兵,命令安國寺惠瓊在神社旁的山坡上建造大經堂(讀經所),並被後人俗稱為千疊閣。
進入江戶時代以後,由於明治政府與廣島藩的支持保護,前來神社的香客絡繹不絕。而今日嚴島神社則是日本國內最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。